在壓擠技術性中,為清除和降低擠縮小尾,依據不一樣合金制品和不一樣尺寸的擠出管、棒、鋁型材及錠坯的壓擠標準,開展不徹底壓擠,即不把錠坯所有擠壓,而把錠坯的尾端留到壓擠筒內,擠壓完后隨產品發布切除,這一部分金屬材料稱之為壓余。
擠縮小尾是銅及合金銅壓擠流程中很容易發生的缺點,關鍵因素是壓擠時金屬材料的不均衡流動性,在壓擠中后期造成流場引起的。一般在無潤化冷擠壓標準下,錠坯壓擠剩下長短減少到與壓擠筒的半徑相同時,過流保護慢慢減少,剩下長短減少到壓擠筒的半徑1/2下列時,過流保護幾乎消退,金屬材料流動性進入顯著的流場情況,一般擠縮小尾是在金屬材料進入顯著的流場情況后建立的。為降低和清除擠縮小尾,壓擠時務必留出壓余。依據鋁合金、規格型號、錠坯直徑尺寸等,壓擠壓余長短可用錠坯直徑的10%--30%上下。表4-1為不一樣鋁合金和壓擠筒系統軟件的壓余薄厚。
在小噸數立柱式擠壓機上壓擠產品時,選用全潤化壓擠,壓余薄厚較薄,一般壓余厚度為2一3mm。
壓擠壓余一般可占胚料凈重的10%一15%,使壓擠合格率大幅度降低。在壓余控制系統中,有效途徑是改進金屬材料的流動性,一切降低流動性不勻稱的對策,都有益于降低和清除擠縮小尾,降低壓余損害,提升壓擠合格率。